跳到主要内容

2025.5.10

· 阅读需 5 分钟
Zhong WZ
一个普通中学生

这次写多一点吧,最近的事以及还没来得及写的看看能不能一起写了,所以这次估计就比较长。

一、学校那边的事

今天学校那边组织召开了家长会。
虽然现在已经是去了化学班了,但是,很多时候,心还在二班。

所以,我还是去旁听了家长会。

这真可谓是前任“优秀学生代表”故地重游指导工作

家长会上倒也没讲什么,无非就是老师上台发言总结,优秀学生代表和家长上台,家委会代表(也就是段会长)汇报工作,老三样,从来不多,从来不少。但这次没了小四门老师发言。

只是可惜啊,三任代表,只到了两个;班上,也终究差一个人没到。\color{red}\text{只是可惜啊,三任代表,只到了两个;班上,也终究差一个人没到。}

哎,有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去看,感觉原因很多:想跟同学聊天,想看洲哥发言,想找点事做……


之前,大概周三晚上,曹hy在寝室里找到我,我问一道大帅的斩首题目,关于浮力和压强的。

平常能让他问我的题目基本只有两种:太难了以至于他一时半会都做不出来的;他认为题目有问题,比如什么描述不够严谨,或者说什么一个物体质量大到万有引力可以又来一个解这种不在常规讨论范围里但是听起来又异常合理的。

当然,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

这次问的属于第一种情况,光看题面人就麻了,半版纸,比之前“特别周考卷”的应用题还要抽象好几倍,讲的是用浮力打捞重物。
当时本来就在床上,已经就寝了,想看题目都只能用手表悄咪咪地打光看,但手表手电筒亮的死,还得更加小心。

光是看题目就看了五分钟,晚上没法动笔,纯考头脑想,条件看了忘、忘了问,前两小问简单,一下子就秒了。但做第三小问时,光受力分析时人就麻了。当天晚上想了一个半小时,到了将近十二点钟睡着了还是没思路。

结果第二天晚上,又是坚持不懈的问,但是呢?一问第三小问有思路没有,他又说做出来了,稍稍一问,原来是刚好消元消掉了。
在脑海里一模拟计算,真做出来了。但是我第一天就是卡在了这个点上,原本认为这样子解不了,结果竟如此巧妙。

然后第四小问又差一点点,一个变量死活算不出来,算出来这道题就可以很快秒掉了。

到了家长会时,一问嘉轩,这个量可以联立两个简单的方程解出来,其余的都已经自己基本独立地分析且算出来了。

之后,按照我提供的思路,两人合力很快就做出来了,中间基本没有遇到卡点。
然后大帅讲话前问了一下,答案没有问题。


家长会结束后,到教学楼时刚好找到了大帅,就聊了一会儿,自然就谈到了斩首,问我怎么做出来的,大致讲了一下思路。

这次斩首是的,很多事情也是的:明明很接近了,总是差那么一步,与成功间还是隔着一层薄纱,要么就是戳不破,要么就是需要外力介入。

别人——几乎是我身边的所有人,似乎都觉得我“很有实力”,但是我一直不那么认为。至少不完全这么认为,即使成绩摆在这。

这种感觉很怪,我也说不出为何,但是直觉就是这样的。

我总是有这样一种感觉:越往高处,越感觉力不从心。但是我的成绩,又似乎并没有大滑坡。
这点似乎跟曹hy讲过,也有可能跟别人讲过。


二、网上的事儿

问做这个网站有什么用?

答:好玩。

有的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搞这个网站,似乎也没什么收获,但是这种探索的过程也确实挺有意思。

在这过程中,我掌握了更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但是也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从这个角度看,我似乎得不偿失,但已经我无所谓了,既然做了,便这样吧。

或许会有人说,我这是为了在网络上找到“空虚”的存在感,但其实不然。

从某些角度上讲,有存在感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最近也抽了点时间,想让网站能在搜索引擎中显示,仅此而已,也不想专门去提升搜索排名,这样会显得太过功利化了。

结语

也不清楚,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我在网络上的尝试、在生活中的探索,会对我自己、别人、甚至社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反正我不知道。

这也正是我在《竞丘》中写下的话:

往后去路不知何。\color{red}\huge\text{往后去路不知何。}